初中生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时间:2023-05-31 10:06 阅读:543
初中生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顾名思义,厌学就是讨厌学习,是学习障碍的一种。
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不会主动的去涉及其他学习内容、一学习就觉得疲劳、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花在电视、电脑和娱乐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会提前做计划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学习就头疼。,厌学可以划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轻者,表现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
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厌学都有其原因的。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方案。帮助厌学学生最重要的是从心里上去疏导,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是否能换个角度,不去谈论他的学习,试着去沟通,找到他最想做的事,顺着他的思路去分析他对于想做的事可行性和所能达到的效果。从他所取得的成功中去启发、去激励他,让他自己醒悟,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总之,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更需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以免伤到学生那颗脆弱的心。
二、反思教学行为,符合学生认知
作为教师更应反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孩子,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教学方式上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承受力,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时常与学生沟通,学生眼中教师的课堂是怎样的?学生希望有怎样的课堂?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我们的课堂。
三、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教育孩子不只是靠学校教育这一个方面,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因而我们教师还需要与家长携起手来 ,多与家长沟通,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1)父母应成为孩子青春期成长的伙伴,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理解孩子。具体的做法是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在涉及到孩子的一些事情上要尝试着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能因为他们的不成熟就大包大揽地代替。如买衣服、布置卧室等方面少指多导,即不要先入为主地指责孩子存在什么问题,而是把父母的担心告诉孩子,和他一起探讨问题,把指明方向暗含在引导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注意沟通的情绪和态度,别高高在上地训斥和说教。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和领导一样去尊重他们的人格,倾听他们的心声,协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姿态可能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2)就学习的问题和孩子展开有针对性的探讨,父母和老师不要随便地给孩子归因,把孩子学习的进步武断地归结为孩子的不求上进、态度不端正等。父母这个时侯试图从探讨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人生发展的认识开始,深入了解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记住:在沟通的过程中多听少说,哪怕孩子的认识很幼稚和不成熟,也要耐着性子倾听),激发孩子对目前的学习现状的不满,甚至也想尝试着改变,就是苦于没有办法或者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然后,父母以一个帮助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同时作为父母的要学会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以下有几点方法可以借鉴:
(1)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2)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3)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好的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好的方面、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5)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性不够,所以多好动爱玩,所以不要过于急于求成,以避免造成负作用。